文/羊城晚報記者 何裕華 實習生 賴斯麒
  高校課改引發討論頻頻。緊接著“不受學生歡迎的課程和教師將被逐步淘汰”這一話題(詳見本報10月17日報道),廣東省教育廳正式下發《關於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學分制管理的意見》近日又成熱點。
  其中,幾十年來多次提出甚至部分學校已試行的“彈性修業年限”政策,迅速吸引了各方眼球。為求證新政策下大學生提早畢業的可能性,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再次採訪廣東高校。
  推論 提前畢業的確可行
  記者瞭解到,事實上廣東省絕大多數高校都已實行“學分制”,目前四年制本科生的畢業要求總課程學時(不包括實踐課時)大約在2700課時上下,因專業不同而有所調整。如果三年修完,實際上大概每周上30節課(每節課45分鐘)即可。從理論上來說,這個政策的確是可行的。
  同時,記者在實地採訪高校大學生時也發現,不少學生大四已經沒有校內課程,主要把時間和精力用於自己的未來規劃,例如實習、找工作或者考研等等。因此,不上課的學年也被詬病為“白交學費”。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不少廣東高校實際上已實行“彈性修業年限”制度,例如廣州大學、汕頭大學等,但據這些高校的學生反映,大多數人“都沒有提前畢業的打算”,而是老老實實地按照本科專業標準學制進行修學。
  情感 不愛“彈性修業年限”
  不選擇提前修完學分提早畢業,有理性也有感性的考慮。
  首先,多數受訪的大學生都表示,“彈性修業年限”制度是一種“學生福音”:節省時間、節省學費,早畢業早工作更有優勢,與國際接軌……
  然而,好處這麼多,卻僅有少數同學表示會考慮是否提早畢業。中山大學梁同學認為,提早畢業是否會有更大競爭優勢還是未知數。正在上大三的洪同學坦言:“讀讀書在大學氛圍里多泡泡也是重要的,俗一點說,反正以後幾十年都必須在社會上打滾了,有什麼好著急的。”
  相對於希望待在學校里“做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的同學而言,不少大三就修完學分的學霸則表示,“提前畢業有利有弊,對找工作的人來說可能好;對出國進修、讀研的人來說可能就不一定。不管如何,‘彈性修業年限’制度是給了學生一個選擇的機會”。
  學費 沒有增加反而節約
  在校時間長短,除了個人前途規劃、難捨校園情感等“軟因素”外,學生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學費這一“硬指標”。
  教育學者熊丙奇就曾表示,最近這幾年來,一些地方推出的按學分收費改革,被質疑為借學分制改革,變相提高學費,但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服務並沒有多大改變。廣東出台按學分收費改革的管理辦法,千萬不能走此歧路。
  不過,根據2013—2014學年開始試行學分制收費的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收費情況顯示,學分制收費試點學院學生如果提前修滿畢業,會相對節約部分學費。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發改委有明確規定,學生正常完成學業繳納的專業學費和學分學費之和不得高於原規定的學年制學費總額,所以同學們大可以放心。
  配套 沒有配合手尾會長
  儘管學費的問題澄清了,已實行學分制的學校學生表示,“新政每條說的都不假,但每條實踐都不易”,教學秩序肯定會受到破壞,學院和學校的管理會遇到很大的挑戰。就目前來說,高等院校的選修課程比例仍較低,即使實施了該制度,實際上學生可“自由選擇”的課程仍不多。
  廣州天河區某高校資深教育界人士擔心,靈活的修學制度需要更龐大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還需要整個社會政策配套來進行與之配合,這會給各高校和整個社會都帶來嚴峻的挑戰,不能做到較好的調整,改革的這種不完整性,會給今後帶來許多“歷史遺留問題”。
  何裕華、賴斯麒  (原標題:大學生提早畢業到底行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m04bmuly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